贲门失弛缓症又称贲门痉挛、巨食管,是由于食管贲门部的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所致的食管功能性疾病。其主要特征是食管缺乏蠕动,食管下端括约肌(LES)高压和对吞咽动作的松弛反应减弱。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、胸骨后疼痛、食物反流以及因食物反流误吸入气管所致咳嗽、肺部感染等症状。什么原因引发的贲门失弛缓症,贲门失弛缓症治疗哪家医院好?
贲门失弛缓症的病因迄今不明。一般认为是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所致。其发病与食管肌层内Auerbach神经节细胞变性、减少或缺乏以及副交感神经分布缺陷有关。神经节细胞退变的同时,常伴有淋巴细胞浸润的炎症表现,或许病因与感染、因素有关。
肌丛神经节细胞的退变导致了原发性贲门失弛缓症。食管壁蠕动和张力减弱,食管末端括约肌不能松弛,食物滞留于食管腔内,逐渐导致食管扩张、伸长和屈曲。食物滞留可继发食管炎及溃疡,在此基础上可发生变。
贲门失迟缓症治疗的目的在于降低食管下括约肌压力,使食管下段松弛,从而解除功能性梗阻,使食物顺利进入胃内。
对中、重度及传统内镜下治效果果不佳的病人应行手术治疗。贲门肌层切开术仍是目前常用的术式。可经胸或经腹手术,也可在胸腔镜或者腹腔镜下完成。远期并发症主要是反流性食管炎,因而有不少人主张附加抗反流手术,如胃底包绕食管末端360度、270度、180度或将胃底缝合在食管腹段和前壁。
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迟缓症,取得了良好的效果。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无皮肤切口,通过内镜下贲门环形肌层切开,大限度地恢复食管的生理功能并减少手术的并发症,术后早期即可进食,大部分的患者术后吞咽困难得到缓解,且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低。由于POEM手术时间短,创伤小,恢复特别快,或许是目前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选择。
温馨提示:如有胃肠疾病烦恼,可拨打健康热线:0551-63653558(点击拨打)。